父母對孩子的用心良苦

147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父母對孩子的用心良苦

 

為人父母的我們是不是都有這樣的體會:人生的得意,不在于你曾經(jīng)學習多優(yōu)秀,學歷有多高,掙過多少錢,而在于在困難面前,在面對挫折輸贏,飽受各種理想與現(xiàn)實差距的打擊時候,你的內(nèi)心有多強大!是的,我們都明白,無論情商再高,智商再高,如果沒有在得失輸贏中轉(zhuǎn)化勝不驕敗不餒的心境,如果沒有面對逆境從容接受并淡定處理的智慧,那Ta尚不能稱為擁有圓滿快樂的人生。所以,當我們深愛的孩子受挫力太差,輸不起時,我們?nèi)绱嘶炭趾蛽鷳n:比如孩子和同學下棋,輸了就只知道哭,同學們都不愿意跟他下棋了。比如孩子在家玩拼圖,拼不出來就覺得很委屈甚至惱羞成怒。比如孩子考試考砸了,就會愁眉苦臉,久久不能恢復信心。比如六一兒童節(jié)時,別的小孩都上臺表演了,就自家孩子沒表演,因為怯場,怕表演不好。比如孩子做任何事都不服輸,輸不起。

 

有位心理學專家說過:如果父母們只重視給孩子愛和保護,忽視了對孩子規(guī)則意識和抗挫折能力的培養(yǎng),則孩子就會缺乏直面錯誤和失敗的勇氣,這些孩子很可能因為害怕失敗而畏縮不前,或者因為不能面對突如其來的失敗而一蹶不振。我們也知道:想贏,是成功者的特質(zhì);而輸不起,則是失敗者的通病。曾經(jīng),《錢江晚報》報道了一名四年級小學生因為競選班長失敗而絕食的新聞。這位孩子僅是因為從一年級到三年級都是班長,到四年級時競選班長落選,就接受不了,鬧脾氣、不愿去學校,然后絕食,后來休學一年,并接受心理治療。也曾看到過多例學子因高考失利精神崩潰得了精神分裂癥的悲劇新聞。而寒窗苦讀多年畢業(yè),僅因為求職受挫就不敢再走出社會,躲在父母羽翼下啃老的也大有人在,有些人甚至還是名牌大學畢業(yè)。受挫力差,輸不起的孩子,他的人格、品行養(yǎng)成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因為這類孩子一般會有以下品性特質(zhì):

 

1.脾氣較暴燥,一點不如意就鬧脾氣。

 

2.嫉妒心較重,好攀比。

 

3.嬌氣,好哭,總要人哄。

 

4.較容易對競爭者產(chǎn)生敵意,與同學難相處。

 

那么,孩子為什么會受挫力差,輸不起?我們從問題根源出發(fā),分析下原因:

 

1.家長的“過度表揚”或“不當表揚”。

 

中國很多家長并不懂如何表揚孩子或鼓勵孩子,大都落入“過度表揚”或“不當表揚”的誤區(qū),把愛的教育誤當成毫無分寸的表揚,所以才讓孩子在泛濫的夸獎下,失去了抵抗不完美的能力。孩子不清楚自己的位置,自我膨脹,不能應付沒有表揚時的失敗挫折。

 

2.家長拔苗助長,或能力受生理限制。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過程,未發(fā)展到某個階段,孩子就很難做到家長想要他做或是他自己想要做到的事情。比如讓一個3歲的孩子去畫一個很形象的人物,他是完成不了的,因為他還處于涂鴉期,畫不出來必然會產(chǎn)生挫折感;比如能力受生理限制,如某個孩子動作協(xié)調(diào)性發(fā)展不好,他再怎么努力,在各種體育活動中也很難得第一,也會產(chǎn)生挫折感。

 

3.家長日積月累的心理暗示。

 

很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希望孩子樣樣優(yōu)秀拔尖,父母的這種期望和態(tài)度,會讓孩子逐漸對自己形成一些不切實際的期望,事事爭強,贏得起,輸不起。如果家長總是對孩子說“你要努力考班里的第一名”、“我最喜歡你考滿分”等,就會讓孩子覺得只有自己考了第一名,父母才會喜歡他,如果做不到,就不喜歡他了,當孩子確實不具備該項能力時,他害怕讓父母失望,失去父母的愛,因此焦慮難安,備受挫折。

 

4.家長包辦過多并對孩子過分遷就。

 

家長總認為,孩子還小,需要呵護也無法承受挫折,因此一味地放縱和滿足孩子,從不讓孩子受“苦”,就連平時與孩子的游戲,也側(cè)重維護孩子自尊心所以極度遷就孩子,甚至故意輸給孩子,以保持孩子愉悅的心情。家長對孩子的過分保護和寵愛,會讓孩子失去缺乏輸?shù)捏w驗和應對挫折的機會,孩子遇到一點困難就垂頭喪氣,也受不得半點委屈,別人稍微批評一句就會氣急敗壞。

 

5.過于重學習輕逆商。

 

中國的應試教育,一直以來都注重知識灌輸,動作技能的訓練,忽視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意志、體驗、價值觀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在這樣的風氣下,父母周末給孩子報了多種興趣班,如鋼琴、英語、畫畫、識字等,卻沒有對孩子的心智發(fā)展有足夠的重視。孩子缺乏閱歷和經(jīng)驗,并且能力有限,做事遭遇失敗在所難免。再加孩子受挫后,沒有得到父母正確的引導和教育,所以難以接受(或說不懂如何接受)在競爭中輸了的結(jié)果。在學校,老師不會教給孩子,關于人生,種種的挑戰(zhàn)和輸贏,種種的真實與艱難,種種的難堪與不堪。這些,應該是作為父母的我們要獻給孩子的禮物,讓孩子日后成為一個面對困境挫折但依然從容淡定的人。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抗挫力”及“不怕輸”的精神?

 

1.家長須做到鼓勵但不幫忙。

 

很多父母或祖輩每當看見孩子身陷困境,內(nèi)心便焦灼難安,趕緊上前保護或者幫忙,這樣孩子便失去了面對困難自己處理的能力。比如孩子蹣跚學步摔倒時,如果不嚴重,不必著急忙慌地去扶,而是溫柔鼓勵,讓孩子自己站起來……

 

2.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不代替包辦。

 

孩子生活中遇挫的體驗、經(jīng)驗的積累往往決定了孩子對輸贏的看法與承受能力,比如,孩子兩三歲開始就可以鍛煉他自己吃飯,穿鞋穿衣,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只需教會孩子做這些事,不需為他們做,孩子自己會摸著石頭過河,把困難克服,從而獲得戰(zhàn)勝困難的快樂和方法。

 

3.家長擺正自己的“輸贏觀”,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

 

別對孩子要求太高,避免孩子重壓下受挫。比如說孩子的學習成績,總是不前不后,可孩子也正兒八經(jīng)地學習了,成績卻仍舊不見好轉(zhuǎn)。這時,孩子心理壓力本身就大,如果家長再焦躁不安并對孩子指責和批評,孩子就會更不愿意面對挫折,家長與其發(fā)怒不如耐心鼓勵,讓孩子恢復信心去面對挑戰(zhàn)。

 

4.人為設置一些“小挑戰(zhàn)”,引導孩子體驗輸贏。

 

鼓勵孩子參加各類小競賽,只強調(diào)重在參與,不強調(diào)輸贏;并常帶孩子參加有強度體能訓練,比如跑步,打羽毛球,爬山,讓孩子明白挑戰(zhàn)處處有,抱平常心。

 

5.家長以身作則,保持積極進取心態(tài)。

 

家長不要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抱怨,自認為不如別人;家長受挫不打退堂鼓,家長樂觀堅強,孩子受挫力就強。如今社會,太多看著性情乖巧可人,社交能力也不錯,各方面都優(yōu)秀的校園學霸,面對一些重大挫折或困難時,變得手足無措,或者采取極端的處理方式,只因不懂如何化解困難及從失敗中爬起。孩子終究是要獨自面對這個世界,我們無法插手于他走出社會后的人生,龍應臺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我們首要做的是要讓孩子深深明白:哪怕遇挫滿盤皆輸又如何,能在失敗挫折中泰然崛起的才是真正的強者,才可以成為淡定從容的智者,才可以在笑看風云中遇到屬于自己的精彩。

 

鄭重的聲明:本網(wǎng)站中轉(zhuǎn)載的一切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3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jixiaozhu.cn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


?相關文章

時間 : 2020-10-13
標簽 :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12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