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怎樣活的精彩(上)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人生要怎樣活的精彩(上)
人的一生,應該做擅長的事,還是感興趣的事?光緒十五年,一個二十七歲的木匠遇到了這個問題?!胺畔履闶种械母^跟錐子,跟我讀書、作詩、畫畫!”一位四十多歲,人稱壽三爺的儒雅文人看著恭敬站立的木匠,說了這么一句話。木匠抬起頭,有些茫然。讀書?寫詩?繪畫?這曾經是多么美好的事情,這是他做夢都在期待的生活。四歲那年,隆冬三九的夜里,祖父抱他坐在松枝燃燒的爐子旁。祖父拿起通爐子的鐵鉗子,在松柴的灰堆上,寫下了一個“芝”字。“這是你阿芝的芝字,記準了筆畫,別把它忘了。”就在這樣寒冷又溫情的冬夜,祖父將自己僅會的三百個字教給了他。祖父說,“識字不但要記住,還要懂字的意義,這才算真的識得這個字。假使貪多務博,識了轉身就忘,意義也不明白,這是騙自己,跟沒有識一樣,怎能算識字呢?”
這句話,他記下了,記了一輩子,從來都不敢忘記。八歲那天,祖父稱贊著孫子的聰慧,卻一邊低頭嘆氣,他會的已經全數教給孫子。接下來,讓孫子去哪里學自己所未會的呢?母親知曉了一切,她說,“這一年,我從草堆里椎下散落的稻谷,已經積了四斗,原本想給他換副銀釵。現在想想,不如買些紙墨,讓他跟著外公去讀書吧。”外公是個鄉(xiāng)間的教書先生。母親給他縫了新衣,祖父送他珍藏的斷墨,開裂的碩臺以及新置的毛筆。去學吧,阿芝,去多識幾個眼門前的字,學學記帳,學寫字條,學學掛數,將來,扶犁掌耙,也算是一個好的掌作。從此,在鄉(xiāng)間的小道上,多了一個求學的稚嫩身影。每天的清晨,祖父帶著他來到三里地外的私塾,晚上再接他回去。湖南的雨季,道路泥濘,祖父將他背在身上,一邊聽他講日間的課業(yè),一邊低頭走路。一年后,讀了《三字經》,念過《百家姓》,又誦過《千詩文》,《論語》且讀了半部。阿芝回家了。畢竟是窮人家的孩子,畢竟家中只有陋室二間,水田一畝。母親說:“年頭兒這么緊,糊住嘴再說吧?!?/p>
放下書本,斷墨跟開裂的硯臺,阿芝拿上柴刀,上山砍起了柴火,放起了牛。牛角掛著《論語》。讀著讀著,牛兒未曾吃飽,柴木亦未砍夠。祖母,疼他愛他的祖母也嗔怪,“阿芝啊,你母親生了你,我有了長孫,真把你當作夜明珠、無價寶似的。以為我們家,從此田地里又添了好掌作,你父親有個好幫手哪!你小時候多病,我和你母親急成什么樣,求神拜佛,燒香磕頭,哪一種辛苦沒有受過?,F在你能砍柴了,家里等著燒用,你卻只管天天寫字,俗語說得好,三日風,四日雨,哪見文章鍋中煮,明天要是沒有米吃,阿芝,你看怎么辦呢?難道說,你捧了一本書,或是拿了一支筆。就能飽肚子呢?”祖母說著,掉了眼淚,“唉!可惜你生下來的時候,走錯了人家?!笔前。⒅?,你走錯了人家。我們家,窮得很哪,進了這個家門,就該與木柴、牛糞為伍,讀書豈是我們可以奢望的。阿芝放下書本,挽起褲腳,下到田里,在課業(yè)上聰慧無比的他卻成了田間的笨人,管得了犁,顧不了牛,顧得了牛,管不了犁?!鞍⒅グ?,你身子弱,做不了田,就學門手藝吧,人一生,總要想個辦法糊住嘴才行?!备赣H嘆道。父親為他找的手藝是木匠活。托了一個遠親的木匠,行了拜師禮,吃了進師酒,他成了木匠的學徒。背起斧子鋸子,跟在師傅后面走鄉(xiāng)竄村尋找活計。一個月后,師傅把他送回了家?!斑@個仔子太不中用了。”遠房親戚扔下一句話,頭也不回走了。阿芝太瘦小了,做木匠蓋房子,要上房起梁,可他不要說杠檁子,就連抬都抬不起來。沒有力氣,就是窮人家孩子最慘的現實。好在,他又找到了一位師傅。新師傅說:來吧,到我這里來。你好好練,什么事情都是練出來的,常常練,就能把力氣練出來??蓻]等練出力氣,他又離開了新師傅家。這一次,不是被逐出師門,是他做了人生當中第一個轉變。
那一天,他跟著師傅下鄉(xiāng),經過一條小道,迎面走來兩位木匠。交肩時,師傅突然垂下雙手,神情恭斂,殷勤問好。對方倨傲的點點頭,隨口問道:“從哪里來?”“給人做了幾件粗糙的家具。”師傅恭敬回答。對方不置可否,揚長而去。阿芝大惑不解,都是木匠,為什么師傅如此敬重對方?“他們是小器作,做的是細活,會做精致小巧的東西,還會雕花,這種手藝,不是聰明人,一輩子也學不成。我們是大器作,怎敢與他們并起并坐呢?”望著對方遠去的背影,師傅用崇拜的語氣說道。原來 ,木匠還分小器作跟大器作。小器作會做很多細活,而大器作只能做做桌子板凳跟犁。十五歲的阿芝恍然大悟。那么,我也要做小器作!阿芝立下人生當中第一個志向。我想要再努力一些,我要做這一行受人尊敬的那部分,我不想多年以后看到同行,是恭立問好的那一位。我們人生的第一個決定,往往聽從我們最原始的自尊心的召喚。它來自原始的沖動,受人的心氣驅使,它無關興趣,也無關擅長。阿芝成為了小器作的學徒。他拜了另一位師傅,一位雕花木匠周之美。他碰到了人生第一個技藝領域的恩師。周之美沒有兒子,把年輕的他當作自己傳人,也當作自己的假子。將自己的絕技平刀法傾囊相授。阿芝沒有辜負這樣的恩情。在領悟師傅的平刀法后,他又創(chuàng)出了圓刀法,又從繡像小說里吸取素材,給傳統(tǒng)的雕花添上新鮮的物件。周師傅看著他一刀一刀雕刻出來的花樣,喜開顏笑,“我這個徒弟,學成了手藝,一定是我們這一行的能手,我做了一輩子的工,將來面子沾些光彩,就靠在他的身上啦?!卑⒅ピ诘窕üそ车牡缆飞显阶咴竭h,他離師傅的期待越來越近??删驮谒蔀橐涣髂窘硶r,他又做出改變。改變源于一本書。在雇主的家里,他無意中翻到了一本乾隆年間的《介子園畫譜》。在翻開泛黃畫冊的一瞬間,所有有關繪畫的記憶回來了。他記起了在祖父的懷里,用夾火鉗畫出一個人臉兒,圓圓的眼珠,胖胖的臉盤,像隔壁的胖小子,加了胡子,又像開小鋪的掌柜。他記起了在私塾讀書的時候,他用包東西的薄竹紙,踩在高腳木凳上,去描門板上的雷公像。他記起曾撕下描紅紙,替同學畫門口的釣魚老頭,畫花卉、草木、飛禽、走獸。畫那些蝦、螃蟹、魚、青蛙,畫眼前可以看到的一切。以至畫畫用的描紅紙?zhí)?,連外 公兼老師都埋怨他?!爸活欀鎯海桓烧浭?,你看看!描紅紙白費了多少?”外公威脅要打他的手板,只是喊得很兇,戒尺始終不曾落在他的手心。我曾經那么喜歡畫畫,比讀書,寫字還要喜歡,更不用說雕花刻木。芝木匠將手中的《介子園畫譜》視若珍寶,這本書對他來說,無異于江湖中的《葵花寶典》。
鄭重的聲明:本網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jixiaozhu.cn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