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該怎么引導-廈門心理咨詢(下)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孩子厭學該怎么引導(下)
一流的心性,才會有一流的技藝
在我個人看來,所謂“心性”,就是心的性質(zhì)。心者集聚義,性者不變義。所以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成為一個“好人”。好人的標準有很多,學業(yè)和技藝精湛只是其中一個標準,最主要的還是要誠懇、守信、慎獨、包容、開明……我總是和我的孩子講:你未來上什么大學,做什么工作其實都沒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成為一個有目標懂得為之努力的好孩子。比如,你喜歡做飯,成為一個好的廚師,享受分享美食的快樂,這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是你要確定追求的一生,你要認真地過好它。這就是我理解的心性。喬布斯說: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重要的就是你要有勇氣傾聽你內(nèi)心的聲音和直覺。)這種心性的力量是做好一件事,甚至是過好一生的根本動力。離開了這個力量,磨練很容易變成痛苦,即使練就的是所謂的高超技藝,也可能是毫無靈魂和人性之美的,也絕非是一流的技藝。我們很多家長求才心切,出發(fā)點都很好,但是方法失當,逼迫孩子做很多他們想做好卻做不好的事,成就一個他們心中缺憾的人生目標,最后適得其反。嚴重的是,家長強調(diào)什么,孩子就對什么失去興趣。之前,我的良師益友出版人潘岳女士跟我說,凡是她努力干預的孩子的學業(yè),最后都非常失敗,反而是那些她不管的、放任的學科,孩子倒學得津津有味。
我們不能一廂情愿地把辛苦變成痛苦,最后把學習變成一種無趣的差事,孩子上什么大學最后也都是為了混一個文憑了事。在教育這件事上,所謂的那些逆反,都是因為施力方出的問題,而不是受力方有什么問題。很多家長在教育上,霸王硬上弓,因為太固執(zhí),導致后來孩子的人生渾渾噩噩,很不幸福,自己也非常懊悔。但是教育這件事,容不得懊悔。我們應該有足夠的信心相信人類有向善的天性,而每一個孩子也都有好奇的天性,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但也要知道人性的弱點,如何去與弱點達成和解。家庭教育才能真正激發(fā)他們對知識、對未來的好奇心,讓他們自覺地去學習進步。只是,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他們的天賦,需要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不斷地嘗試才能逐步發(fā)現(xiàn)。天賦得以自由,才是真正的一流心性,沒有一流的心性,絕不會有一流的技藝。
從痛苦到辛苦的方法
根據(jù)我的個人經(jīng)驗和國際上目前最主流的教育方案,我把家長引導孩子走向一個辛苦不痛苦的學習和成長生涯的方法做了一個簡單的梳理,僅供大家參考。
首先,興趣導向的原則
每一個孩子天生的素質(zhì)和生活環(huán)境以及不同的階段,對不同事情的興趣都不一樣。有一點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興趣往往是天賦的先兆。我們想要讓孩子自己愛上學習的狀態(tài),就是要把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興趣、向上的積極性作為根本的出發(fā)點,而至于學什么內(nèi)容,其實沒那么重要,任何興趣和愛好都能成才。這是一種能力,而不是一個愿望和認知。所以興趣的激發(fā),需要讓孩子敘事自我——就是那個感性的自我,能對一件事形成真正的興趣,隨之,所有的理性自我才能為自己的堅持找各種由。人都是這樣,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交叉發(fā)生作用是常態(tài)。所以,需要在否定自我的時候做些適當?shù)墓膭?,半推半就地把一些難學的東西堅持學下來的,不要輕易地中途放棄。
其次,贊賞的方法
我們鼓勵孩子要有專業(yè)的方法,欣賞和贊賞都要符合科學原理。第一步就是家長要學會認真地去欣賞他們在學的東西。比如孩子在學彈琴或者畫畫,我們要認真地去感受他想做得好、并努力做好的心情。任何興趣點在沒有學習之前,都是完美興趣,一旦開始學習,必然要付出艱辛動。付出了辛苦,卻不被欣賞,孩子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挫傷。所以,一開始的進階,不宜太功利主義、太講究效率,需要用更多的欣賞來讓他們喜歡上這件事。遇到挫折的時候,要去鼓勵他。比如,我和兒子下棋,他常常輸?shù)簦秃芫趩?。我說,其實你這么小,下到這個水平已經(jīng)很厲害了,爸爸小時候都比不上你,你只要再努力和認真一點,就會進步很快,果然不久,他就可以下贏我了。
再次,錨定一個具體的榜樣
很多時候,說一個不確定的將來,孩子也是無法確定那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將來,所以我們需要講一些他喜歡的領(lǐng)域的名人故事,來告訴他,他們的人生是怎樣的。無論是簡單的名利,還是真正的職業(yè)的進階快樂,還有對人類的重要貢獻,多個層級、多個角度描述那些做得優(yōu)秀的人的有趣故事。這樣孩子可以自動錨定要成為的人的目標,樹立一個榜樣,這樣每次想要放棄,想想榜樣的力量,他們就容易鼓勵自己堅持下來。這就是家長循序漸進地利用恰當?shù)姆椒?,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向上的積極性。
第四,尋求“心流”的狀態(tài)
心流是一種因為極度專注于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忘記時間、忘記自我、完全沉浸其中,超鏈接、揮灑自如、極有愉悅感的狀態(tài)。從來沒有遇到心流狀態(tài)的孩子,是不可能找到真正的幸福職業(yè)和幸福人生的。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是要及時發(fā)現(xiàn)心流時刻,并且強化心流體驗帶給孩子的幸福感。從心理學研究成果來看,“心流”狀態(tài)是人類自主地通過關(guān)閉大腦的部分功能區(qū)域,如自我意識、時間意識,專注的極致化,進入一種由潛意識(相反的是清醒意識)和熱認知(相反的是冷認知,即理性思維)主導的狀態(tài),這時大腦會建立各種平時沒有的神經(jīng)聯(lián)結(jié),使人產(chǎn)生巨大的創(chuàng)造力。由于是潛意識主導,不需要意識的刻意,會顯得毫不費力。讓天賦自由,是對天性最大的尊重,也是激發(fā)孩子興趣的根本動力,更是教育最大的功績。
最后,陪伴的力量
陪伴并不是因為需要陪伴,而是我們需要通過大量陪伴來理解孩子每個階段的境遇,用更加科學的方法去引導他們解決在不同階段遇到的問題。如果孩子的興趣在發(fā)展,積極性在提高,那么,遇到學習的技術(shù)問題、學習的困難,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就會懂得一點點想辦法去解決。如果出現(xiàn)問題,我們也不懂、也不理解、也不能提供循序漸進的解決方案,只要求結(jié)果,這是錯誤的教育,也是不陪伴最大的損失。在學習成長方面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給予孩子最大的關(guān)心和幫助,協(xié)助他們在自己天賦和能力匹配情況下,可以把真正的興趣堅持下來。我們不能簡單粗暴或者是漠不關(guān)心,我們要將心比心地去理解孩子,這不僅是教育的真意,也是理想人生的底層秘密。我們要相信人性,沒有什么孩子可以自動學會忍受學習的艱辛,更沒有人天生可以把辛苦學習的路變得歡天喜地。家長首先需要明白這一點,才不會活生生地把本來可以過上上流人生的孩子,逼入了平庸或者不堪承受的下流。從辛苦到痛苦,一步之遙。忽視它,就是你教育痛苦的根源;越過它,是一門技術(shù),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和進階。
鄭重的聲明:本網(wǎng)站中轉(zhuǎn)載的一切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quán),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關(guān)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guān)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jixiaozhu.cn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