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問題分析(三)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家庭教育問題分析(三)
小雨朵:我今年30歲,自去年出嫁以后,就很少跟父親說話了。父親脾氣不好,性格古怪,愛喝酒,愛抽煙,還會動手打人。記得兒時,我們三姐妹經常挨父親棍子揍,就連母親他也不放過。就在上周元宵節(jié),父親又再一次醉酒,用拳頭把母親打進醫(yī)院,中毒創(chuàng)傷。我們家三個孩子,都勸母親趕緊離婚吧,這樣的丈夫、這樣的男人、這樣的爸爸不要也罷。父親的家暴行為,這些年只增沒減,雖然被警察拘留幾次,但卻毫無效果。我不明白父親為何要用暴力解決問題,有啥事不能好好的溝通嗎?就算他內心壓抑,需要釋放,需要發(fā)泄,也不能欺負家人啊!我覺得父親需要看心理醫(yī)生,他肯定心理變態(tài),嫉妒心極強,而且還經常懷疑母親有背叛行為。其實,都是父親憑空捏造的,根本沒有此事。母親是個勤勞、簡單的人,一生為了我們這個家辛苦的操勞著,無怨無悔,哪怕父親這樣對待她,母親都在隱忍、包容、寬恕。有時我很慶幸,自己的性格像媽媽而不像爸爸,否則我至今可能都嫁不出去吧!
平平淡淡:在我讀高中之前,爸媽在外地打工,我在爺爺奶奶家寄宿生活。逢年過節(jié)也很少看到爸媽的身影,因為他們除了忙還是忙,脾氣還不好,動不動就發(fā)火,特別是看到我學習成績下降,更是像火上澆油的炸鍋。兒時的我感覺爸媽的存在,就像最熟悉的陌生人(既熟悉又陌生)。有次我過生日,爸媽特意從香港趕回來,可是氣氛卻變得很尷尬。我見到他們竟然有種恐懼感,也許是因為他們回來的次數(shù)太少了吧!在我讀高中以后,爸媽也許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就回老家開店做買賣。說實話,和他們生活在一起,每天都有一種窒息感,每秒都是煎熬。我不知這種感覺從何而來,只知道自己不敢和爸媽坐在一起吃飯,甚至連話都不敢說。漸漸的我變得孤僻、性格也變得易爆易怒。我覺得有句話說的很對,就是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若想改變孩子,家長首先要先改變自己。
?
挽住時光不動:我是個比較嚴厲的媽媽,因此兒子從小就怕我,現(xiàn)在25歲依然會恐懼。我經常對他講“我寧愿你長大以后恨我,也不要你長大以后埋怨我”。起初兒子很不理解我的做法,但長大以后他終于明白了這個道理。記得前幾天是兒子的生日,當時他拉著我的手說“媽媽,很感謝您過去這么多年栽培我,若沒有您的幫助,我肯定是個特別叛逆的孩子,而且也不會優(yōu)秀的考入清華大學”。我教育孩子的方法,在親戚朋友看來十分嚴格,總覺得畢竟是個孩子,要求太多了會影響成長。但事實證明,我沒有做錯。何況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性格,不能拿來做比較的。我兒子雖然很聰明,但卻有惰性,屬于拿鞭子趕趕就往前走走的類型,所以我不得不做那個拿鞭子的人!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jixiaozhu.cn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