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孩子住校的原因(下)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不讓孩子住校的原因(下)
高知家庭的孩子
如果父親或者母親畢業(yè)于名牌大學,那輔導孩子初中功課還是綽綽綽綽有余的。這樣的家庭,不說大富大貴,小康之上應該沒多大問題,這樣家庭的孩子,底子肯定也差不了。那么,如果讓孩子走讀,家長完全有能力輔導孩子功課,甚至為孩子開小灶加加課。比如,家長要是英語好,完全不用跟著學校發(fā)的教材走,孩子要是跟得上,不如直接自己教孩子賴世雄的課程,超前學習,豈不美哉?家長要是愛好歷史,直接和孩子一起看各種通史,豈不比刷題更好?家長要是文筆不錯,還可以手把手教孩子寫作,何必讓孩子隨大流上那枯燥死板的作文課呢?
酷愛讀書的孩子
要說對高中母校的看法,衡中學子們可能意見不一,有褒有貶。但是,可以達成共識的是,我們都很遺憾,高中三年沒有機會大量讀書,這一點確實嚴重影響了大學學習。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寄宿制模式,基本上剝奪了孩子大量閱讀的可能性。一本中等厚度的書認真看,最多兩晚上四五個小時就讀完了。寄宿制學校少則兩周,多則一個月回家一次,你總不能每次帶好幾本書去學校吧?更何況,有幾所寄宿制學校,允許孩子們在晚自習的時候看課外書呢?有相當一部分老師巴不得孩子們不要看所謂的“閑書”,最好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刷題中。這實際上是揠苗助長,竭澤而漁,殺雞取卵。多少在高考作文考場上妙筆生花的學子,其文筆功底都來自于上初中時讀的課外書;多少高中政史地三科優(yōu)秀的孩子,是因為很多知識在初中讀書時已經(jīng)接觸了,對其他人來說是知識,對這批人來說是常識;又有多少孩子高中學競賽,是因為初中時自學了相關課程,或者讀了某位科學家的傳記?所以,聽我一句勸,酷愛讀書的孩子,不要去寄宿制學校刷題。中考和高考只是漫漫人生的一站地,而少時讀過的書,書中接觸的人和事,將會構成你青春乃至整個人生的基底。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些人看似砍柴多,實際上是因為砍柴時間長,而不是效率高,更不是刀好。有了鋒利的寶刀,想什么時候砍就什么時候砍,想砍到幾十歲就砍到幾十歲,想砍多少柴就能砍到多少柴。當然了,如果孩子不愛讀書,只愛玩王者榮耀,還是去寄宿制學校冷靜一下吧。
學習習慣好、自制力強、主動性強的孩子
每次我一提自己初中五點起床,總會有人非常吃驚,其實這根本不算啥,比我當年更自律、更勤奮的人有的是。寄宿制學校的一個好處是,可以營造濃郁的競爭和學習氛圍??墒牵热蛔约液⒆訉W習主動性強,學習習慣又好,完全不用老師逼著趕著學,去寄宿制學校又有多大意義呢?更何況,在寄宿制學校,你可能不得不隨大流執(zhí)行計劃——而在家,你完全可以自主安排。你想預習明天的功課也行,你想預習下個月的課程也可以。你想學課本知識可以,你想學奧賽知識也可以,你想看大學專業(yè)課課本都行。你將不必拘泥于學校課程,可以去上個奧數(shù)班,參加個英語競賽。而在寄宿制學校,制定計劃的自由性就大為削弱,對于這部分主動性強的學霸來說,確實頗有幾分“陪太子讀書”的意味。
獨立性不強的的孩子
到了寄宿制初中,離開了父母,也許有一些同學會感到不適應。這確實不能怪孩子,因為別說是初中生,哪怕是高中生甚至大學生,進入新的環(huán)境,可能都需要長時間的適應。之前比較黏父母的孩子,進入寄宿制學校后只能十幾天見父母一面,心里難受是正常的,想家也是正常的。你想啊,大禹這樣的神話人物路過家門也會看兩眼,更別說稚氣未脫的初一新生了。之前,在學校里遇到了再大的委屈,都可以撲到爸爸媽媽懷里傾訴。如今,別說傾訴,打個電話還得掐好點爭分奪秒說完話,確實有的孩子會不適應。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青春期內(nèi),孩子會遭遇到更多的情緒波動和成長煩惱。這個時候,父母的陪伴,特別是面對面交談,就顯得格外重要。很明顯,在這方面,寄宿制學校遠遠不如走讀制學校。那么,如何判斷孩子能否適應寄宿學校呢?我個人的建議是,可以讓孩子參加一個短期的夏令營,學習性質(zhì)也好,旅游性質(zhì)也罷,看看孩子能否自然適應遠離父母的環(huán)境。有人要問了,你總說孩子可能不適應,我看寄宿制學校的孩子也挺適應的啊,不鬧不哭啊。我的回答是,你看那些犯人進入監(jiān)獄后,剛開始也茶飯不思睡不著覺,后來也適應坐牢生活,你接受這種過程的“適應”嗎?
身體不太好的孩子
這方面好理解??赡艹鲇诟鞣矫嬖?,無論是先天還是后天,總有一些孩子體質(zhì)稍微差了些,或者略微有些倒霉,和病魔對視了一眼。那么,我建議,以防萬一,還是把孩子留在身邊吧,安全第一,健康第一。
想著重發(fā)展個人興趣愛好特長的孩子
這一點也好說。想在正常課業(yè)之外,再學點藝術的,或者學學某項體育活動的,自然還是要走讀,因為寄宿制學校不會為你一個人開設專業(yè)課程,除非是專門的寄宿制藝術學校或者體育學校。那么,什么情況下可以考慮去讀寄宿制初中呢?排除上面六種情況,如果經(jīng)濟上沒有壓力,孩子本人愿意,父母也想培養(yǎng)孩子堅韌不拔性格,而且學校升學情況還不錯,那么我非常推薦去嘗試一下寄宿制初中。反之,符合上述六個條件任意一點,我個人都不建議去讀寄宿制初中。洋洋灑灑三千字,算是談盡了我對“寄宿制初中”的看法。其實,敏銳的人可以從字里行間里,讀出我對初中學習的總體態(tài)度和看法。希望全天下的小學生,都能順利就讀真正適合自己的初中,享受風華正茂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