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兒童的情商?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如何培養(yǎng)兒童的情商?
在我們家是不允許罵人的。我們對孩子們解釋說罵人會傷害其他人的感情,而我們永遠都不該傷害別人。兒子加入他第一支樂樂棒球隊后,我們目睹了他在一次比賽中表現(xiàn)出的同情。當時一個小男孩正在擊球,多次揮棒落空后,其他所有的小孩都開始取笑他。我們的兒子為他辯護并讓其他孩子停止取笑。他說他們永遠都不應該嘲笑一位隊友。我發(fā)現(xiàn)即使是教練都感到慚愧。從那時起,所有的小孩不再嘲笑彼此的過失,而是為彼此加油鼓勁。孩子站在他人角度看事物的能力隨著年齡逐漸增強。在小學期間,父母可以鼓勵孩子拓展思路,想象其他人的思想和感受。這樣的教育不用離家很遠就可以實現(xiàn)。實際上,讓孩子想象在非洲挨餓的情景,甚至想象在美國無家可歸的情景都是很困難的。你可以從建立孩子對他人的意識開始,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他們每天都能接觸到的人。
提倡對他人的理解
某位店員粗魯又沒耐心。與其讓孩子聽著你對這種糟糕服務長篇大論的抱怨并打道回府,為何不就這位店員無禮行為背后的原因和孩子展開一場引發(fā)同情的討論呢?他會不會是病了,正在受著感冒或頭疼的折磨?或許他的孩子病了,所以他昨晚沒有睡好,或者他的狗剛剛死了。教育孩子用同情的方式思考,我們將給他們開啟一個嶄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上,活生生的人們各有各的需要、痛苦和煩惱(也要確保孩子知道并不是每一個不好的行為都有“借口”——那位店員也許只是需要再好好學習一下服務顧客的技巧)。每當有合適的機會,我就試著擔任協(xié)調人的角色,把我收集到的人生經(jīng)驗傳授給孩子們,否則他們自己并不見得會遇到類似的事情。
倡導同理心
讓孩子們更清楚身邊正在發(fā)生的事情。例如,當你們開車經(jīng)過在雨中作業(yè)的施工隊員時,談論一下在惡劣天氣中工作的辛苦。當你們看到一位坐輪椅的殘疾人需要繞遠路進入建筑時,談談在挨近前門的地方?jīng)]有坡道是多么令人沮喪。尋找合適的教育時機,真實生活中的經(jīng)驗能夠給孩子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當孩子放學歸來,抱怨另一個孩子的行為時,讓他從那個孩子的角度重新考慮這個情況?!澳阌X得他為什么會那樣說?為什么他會那么生氣呢?”鼓勵孩子透過現(xiàn)象探索本質?!笆堑?,那樣的行為確實讓人無法接受。因為他被其他的小孩刁難得有些過分,所以他忘了該怎樣表示友好。你去做他的朋友好嗎?”對同齡人表示同情不是每次都很容易,但把同情帶給同班同學或玩伴們的孩子,可以為某個同學的生活或一群小孩們彼此相處的方式帶來很大的不同。我的兒子14歲了,似乎所有人都是他的朋友。女孩和男孩都給他打電話,都對他傾訴自己的煩惱。他仔細地傾聽,似乎能理解每個人。這部分要歸功于他慷慨和善于觀察的天性。還有部分原因,是由于他就是被以同樣的方式對待著。我總是嘗試聆聽出于他的立場的論述,但我也要求他告訴我與他立場相反方的訴求。有時我的朋友在了解小孩社交問題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我會讓我兒子分享一下他的想法。我17歲的兒子小時候加入童子軍后,在松木賽車中贏得了冠軍,擊敗了所有的男孩,這其中許多孩子都比他年紀小。他接過獎杯時,注意到得第二的男孩在為沒有贏得冠軍而哭泣。兒子也感到難過,想把獎杯送給那個孩子。當知道有人是“輸家”的時候,他并不享受贏的感覺。正如你所想的,每個見到他的人都喜歡他。
鼓勵同情他人
如果奶奶正遭受手部關節(jié)炎的困擾(或某個同學罹患腦癱),嘗試以下的教育手段來幫助孩子理解他人的身體機能障礙會如何影響到生活。在孩子的手指上纏一大塊膠布,這樣一來彎曲手指變得困難了,但也不是完全做不到。給他一碗麥片和一個勺子,問他,手不能活動自如的情況下吃麥片是不是很困難。然后再給他一支筆和一張紙,讓他寫下自己的名字或畫個圖。這幾乎就是不可能的!告訴他這些就是許多人所經(jīng)歷的身體機能障礙。這樣一來,只要有機會,他將會迅速地對奶奶或同學提供幫助。我常常教育孩子們,盡管人和人之間有許多不同,他們也都應得到尊重和關心。兒子在一個新學校開始三年級的學習,他注意到有一個大些的男孩總是遭到別人的嘲弄。有一天兒子回家對我說:“媽媽,學校有個男孩,每個人都欺負他,因為他說話和別人不一樣。”我于是問他是什么意思,他說:“嗯,有時候他有些詞說不好?!蔽覍λ忉?,有時候人們會患一種叫作口吃的疾病,這會讓說話變得困難。他說:“媽媽,他的名字叫謝恩,我很喜歡他。他人非常好,我不介意別人怎么說他。他是我的朋友?!碑斔f這些話時,眼淚涌出了我的眼眶。兒子說的話,不僅僅表明他明白所有人都應得到同情的對待,而且他將會為之付諸行動。
鼓勵孩子對外部世界施加正面的影響
當孩子們感到有些事情不對勁時,他們指望父母能做出澄清,并允許在某種感受驅使下采取行動。父母必須教育孩子,在介入某種挑戰(zhàn)他們的正義感或公平感的情形時,要抱著尊重他人的態(tài)度。我7歲孩子的班上有個孩子,總是惹麻煩,老師也似乎總是忙于解決他的事情。有一天,這個總搗亂的孩子對另一個孩子做了一個善意的舉動。我的兒子注意到了,但老師沒有。我的孩子特地告訴老師,總是做錯事的那個男孩做了件好事。和多數(shù)關于價值觀的教育一樣,這個方面也是由父母在家里通過處理棘手的情況來為孩子提供教育范例的。當孩子得到溫和的糾正,并且父母在他們犯錯或做出糟糕判斷的時候仍然禮貌且和藹地對待他們,孩子們將學會用更加得體的方法指出他人的錯誤。請記住,你處理和他人的困難局面使孩子們時刻耳濡目染。如果在朋友開別人玩笑的時候,你也笑了,那么孩子會認為這樣做是行得通的。如果你在談話中為他人辯護,孩子將更有可能會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做同樣的事情。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jixiaozhu.cn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