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里上網課總玩

14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孩子在家里上網課總玩

 

因為疫情的緣故,全國的中小學都紛紛使用網絡授課的形式來落實“停學不停課”的方案。對于網課這種形式,學生、老師、家長也紛紛了發(fā)表自己的不同感受。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陳師韜老師的一項《疫情中兒童青少年心理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全國參與問卷調查的1萬多名初高中生中,80%的學生因為疫情而參與了線上教學,而其中54%的人表示線上教學對自己的學習產生了影響,并且導致了一定程度的焦慮。如果在家上網課的你正感覺到“效果不好”,那你并不是孤獨的。和大部分的學生一樣,很多人都對這樣的學習方式感覺到不適應,無法像在傳統(tǒng)課堂上有效率的聽講學習。那效果不好的背后可能有一些什么原因呢?我們?yōu)槭裁磿a生焦慮?而面對目前這種無法短期內改變的現狀我們又能做一些什么?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可能的原因之一:互動減少

 

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有46%的同學表示,由于網絡授課的方式,原本課堂中與老師同學的互動都減少了很多。對于那種需要通過及時反饋來鞏固知識的同學來說,網絡相對單向的知識輸出方式使得自己原本希望能得到多方反饋的期待無法立刻實現?;诰W絡的這種局限性,同學們可能有一種自己“無法控制或者改變”的無力感,同時也因為無力感產生了學習的焦慮。然而這種狀態(tài)并非完全“不可控”。雖然我們無法控制網絡的信息傳遞方式,但是我們能控制自己的信息處理方式。同學們可以考慮及時把自己在課堂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記錄下來,然后在課后的時間與老師和同學進行溝通,通過課外交流來彌補這部分的缺失。同時,老師們也可以考慮調整課堂的結構,將單向知識輸出的時間降低,增加一些可以互動探討的環(huán)節(jié)給同學們提供更接近于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的學習氛圍。

 

可能的原因之二:學習氛圍不對

 

在我和兒童青少年工作的過程中,學生們時常和我分享自己“學習效率不高,效果不好”的原因。其中,“在家里不適合學習”是其中很經常出現的一個原因。例如“家對我而言就是一個休息的地方,我就是很難有學習的那種感覺”,又或者“在家里我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分心,比如我書桌上的那些小人書,或者是桌上那個裝著游戲的電腦”。換做平時,學生們雖然也會在家進行學習,但大部分的學習發(fā)生在學校,因此在家學習的總時間不會太長。但由于疫情的原因,大家被困在家,這種“家等于學?!钡脑O置就給學生們帶來了更多的困擾。尤其是這種學習和生活沒有邊界、缺乏轉換空間帶來的儀式感的狀態(tài),更容易讓人因為被限制在一個區(qū)域里生活學習而造成疲勞感、煩躁感。面對這樣的局限性,我們要增加自己的學習儀式感,盡可能的找回一些邊界,讓家變成一個可以近似于學校的學習環(huán)境。例如,我們還是要盡量按原來的時間起床,穿著適合上學的衣服準備上課。在課間休息的時候,我們要離開自己學習的地方,換個空間休息一下,換一換腦子。在學習的時候盡量保證學習的環(huán)境類似于課堂,只留下學習需要的材料,把不要的、可能會轉移你注意力的東西拿走。通過調整學習的節(jié)奏,我們嘗試去保持一個良好的學習情緒和心態(tài)。

 

可能的原因之三:專注力難以保證

 

在前面提到的調查中,有58%的同學表示網絡授課讓自己的專注力無法保證。我作為聽眾也參與過一些網絡課程;和同學們一樣,在上網課的時候,保持在平時課堂上具有的專注力的確有挑戰(zhàn)。一方面因為缺乏足夠多的直觀刺激,思維容易發(fā)散;另一方面,少了來自同學和老師的“監(jiān)督”,在自我管理和一直提醒自己保持專注上需要投入更多的心力。如果這時候老師講課的內容又剛好不是我感興趣的,或者課程太容易又或者太難,那我分心去做其他事情是極有可能發(fā)生的。當專注力下降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責備自己,好像“都是我的錯”;而這種責備也容易帶來焦慮和內疚的體驗。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會首先建議大家調整自己的期待。如果要求自己“完全專注”,那可能你給自己的要求太嚴苛了。

 

1.如果調整一下預期,讓自己保持80%的專注,當發(fā)現自己走神的時候,提醒一下自己,并且溫柔地把自己拉回來,那你的專注力還是處于很不錯的狀態(tài)。

 

 

2.如果因為老師上課的內容太簡單而讓自己走神,那想一想如果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中老師說的你都懂,你那時候會做一些什么?

 

 

3.如果因為老師上課的內容太難了,那好好記錄一下這些難點,利用課后的時間查漏補缺,或者找機會反饋給老師,讓老師更及時的幫助你補充知識。

 

除了這些原因之外,還有很多我沒有羅列到的原因。但是,如果你能找到“效果不好”背后的原因,那我們就能找到如何去應對這些原因的方法。當然,在判斷“效果不好”的時候,你也可以問問自己,你是如何確定效果是真的不好呢?是你主觀的感受?還是有客觀的數據讓你明確的評估到了效果不好?又或者是因為家人一直給你負面的反饋讓你覺得自己這樣學習“效果不好”?有些時候,我們會因為過分接收“負面信息”而忽視了我們所做的努力;有時候也可能因為我們聽到了過多的批評而自然而然否定了自己的一些收獲。所以,在給自己的學習成果下定論前,讓我們先客觀的想一想,我們做了一些什么努力,而我們的努力又帶給了我們什么收獲?我們在什么部分還能有改變的空間?如果我們做了這些變化,那我們的學習效果又能帶來什么樣的改變?最后,我想讓大家一起做一個小練習:想三件你認為在網絡學習過程中你自己做的特別好的地方。寫下來,放在你的桌子上。當你擔心、焦慮、害怕自己因為網課而影響了后面的成績,擔心自己學習效果不好的時候,看看你擁有的資源,相信你一定可以順利度過這個特殊時期。

 

3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jixiaozhu.cn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


?相關文章

時間 : 2020-04-19
標簽 :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11 + 10

?